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青年实践深度融合,7月2日上午,重庆工商大学MD传媒app下载“椒”阳先锋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江津区鹤山坪乡情馆与陈独秀故居,探寻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红色精神力量,挖掘乡村文化振兴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创新路径。
鹤山坪乡情馆:乡村文化振兴之缩影
第一站,实践团来到了鹤山坪乡情馆。这里不仅是先锋镇历史文化的缩影,更是党建引领下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见证。乡情馆展厅面积200余平方米,馆藏近500张图片和80件实物,全面呈现了先锋镇从元代到新时代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及人文故事,生动展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已成为重要的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阵地。
在鹤山坪乡情馆的实地探访中,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文化传承的温度与创新发展的活力,也深刻领悟到青年一代在守护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乡情馆里的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旧实物,都是地域文化的鲜活注脚。从抗蒙战争的烽火记忆到解放战争的红色足迹,从陈独秀在此的历史印记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些文化符号串联起的不仅是先锋镇的发展脉络,更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文化传承从来不是静态的守护,而是要在创新中延续生命。

(图为实践团参观鹤山坪乡情馆)
陈独秀故居,红色精神传承之阵地
第二站,实践团走进了江津区鹤山坪陈独秀故居,开启了一场红色文化之旅。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先驱。抗日战争期间,他因抗日鼓动被捕,1938年出狱后辗转至江津居住。参观过程中,成员们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文献,深入了解陈独秀从寻求救国之路到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者,再到被捕入狱、流寓江津的跌宕一生。“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这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红色精神是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财富。

(图为实践团参观陈独秀故居)
鹤山坪乡情馆与陈独秀故居在文化传承与精神弘扬上相互呼应,为青年一代守护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两段旅程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实践团深刻领悟到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而陈独秀故居中珍贵文物与历史图片背后的精神力量,更是提醒人们时刻铭记国人骨血中的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彰显不朽的伟大精神。
未来,实践团将通过校园宣传、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鹤山坪乡情馆与陈独秀故居背后的历史意义,将这份文化与精神的火种传递下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让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